因路而生,因路而興。逢山開路、遇水搭橋是廣西路建工程集團有限公司(簡稱“廣西路建集團”)最鮮明的奮斗底色。作為廣西交通基礎設施建設的主力軍,廣西路建集團深入貫徹落實全國國有企業黨的建設工作會議精神,始終堅持黨建引領,科學發展,將黨建工作和企業生產工作深度融合,發揮黨組織”把方向、管大局、保落實”作用,深入落實“三大定位”新使命,勇立潮頭,爭當廣西交通發展建設的“排頭兵”,以“紅色同心結”黨建品牌創建成果推動企業高質量發展,為加快推動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壯美廣西建設貢獻力量。
廣西路建集團堅持打造講人文、講關愛、講奉獻的“家”文化,黨支部和困難黨員、職工的第一次“牽手”要追溯到2014年開展的“支部幫扶·情暖路建”活動,這是“紅色同心結”的開端,廣西路建集團用黨建這根“金絲帶”串起企業職工、群眾發展的“同心結”。
2012年,廣西路建集團工程項目一線職工韓玉龍被確診為腎衰竭晚期,高昂的手術費讓他的家庭陷入困境,廣西路建集團黨委得知情況后,積極組織員工為其捐款10萬余元,為他的家庭帶來了希望。除了韓玉龍,作為擁有兩千多名職工的企業,廣西路建集團還有不少困難職工,如何力所能及地為這些職工解決燃眉之急,并對他們形成長期幫扶機制,這是擺在公司黨委面前的一個難題。于是,2014年,廣西路建集團黨委正式啟動了“支部幫扶 情暖路建”活動。活動啟動以后,通過支部和困難黨員、職工結對幫扶的方式,讓困難職工平時有人問、節時有人訪、 困時有人助、難時有人幫。
在“支部幫扶、情暖路建”活動取得成果后,廣西路建集團不斷豐富活動內涵,延伸活動形式,推出了“紅色同心結”黨建品牌,并將“紅色同心結”與企業文化建設高度融合,貫穿于廣西路建集團發展戰略、經營理念、日常管理等各環節,各黨支部、聯建單位懷揣“紅心”,圍繞共同目標、共同利益,通過組織聯設、隊伍聯建、信息聯享、保障聯籌、工作聯動,團結凝聚在黨的周圍,形成共建共享共贏的黨建新格局。
“找到最大公約數,畫出最大同心圓”。廣西路建集團堅持以“路通天下,建樹八方”為目標引領,以黨建聯建共建為載體,織緊織密同心結,把紅色基因注入交通建設領域,不斷擴大紅色朋友圈,打造發展共同體,以堅定為民的初心、精益求精的匠心,攻堅克難的決心,高質量發展的信心為驅動,凝共識、聚合力,為企業創新發展注入鮮活動力。
項目黨支部為當地貧困群眾送溫暖
以初心踐使命,與職工群眾同心同向
廣西路建集團始終把服務職工、群眾作為企業黨建工作的一項重點。探望慰問困難黨員、開展愛心捐款活動、捐資助學獻愛心……在企業內部、項目建設沿線地區、貧困山區小學,廣西路建集團黨員服務隊的身影隨處可見。這是黨員以初心踐使命、與企業同心同責的生動實踐,也是廣西路建集團“紅色同心結”集結各方力量的現實縮影。
從“1+1”支部幫扶到“1+N”結對幫扶,從企業困難黨員、職工延伸拓展到項目建設沿線困難群眾,從個體幫扶升級到定點扶貧村豹山村整村脫貧幫扶,廣西路建集團依托支部紅色堡壘,編織了一張細密而堅固的“黨群聯心網”。多年來,累計投入70多萬元幫助24名困難黨員和職工解決生活、就醫、就學、就業等實際難題,服務沿線困難群眾、學生超10000人次,助力豹山村147戶貧困戶552個貧困人口全部實現脫貧“摘帽”。
在建項目為沿線群眾提供就業崗位并提供就業扶貧技能培訓
2015年,在黨中央吹響打贏脫貧攻堅戰號角之際,廣西路建集團應勢而動,與定點扶貧村豹山村緊密相擁,開展村企聯建活動,多方發力,打出產業扶貧、技能扶貧、教育扶貧、就業扶貧、愛心扶貧的組合拳,相繼投入60多萬元用于文化中心、便民橋、危房改造、農田水利、產業發展等建設,大手筆推進豹山村基礎設施建設,幫助豹山村“舊貌換新顏”。積極為貧困戶爭取產業獎補資金合計73.8萬元,鼓勵豹山村貧困戶大力發展產業,推動豹山村產業發展實現從無到有。2015年以來,豹山村共發展珍珠李400多畝、砂糖橘300多畝、油茶近500畝,帶領村民探索走出了一條“富途”。
廣西路建集團科室一、二黨支部與豹山村黨總支開展聯建活動
以匠心筑精品,與企業發展同向同行
廣西路建集團秉承修好路、架好橋的理念,與20多所高校建立合作關系,織緊校企共建同心結,以技術創新為抓手,匠心品質工程打造,聚焦企業發展賦能加碼。
隨著企業規模和體量的不斷擴張,人才培養乏力的問題日益凸顯,為加快人才養成,2016年11月,廣西路建集團與桂林理工大學、廣西交通職業技術學院開展校企合作,首次采用校企一體化實訓基地開展現代學徒制人才培養模式,按照“共建、共享、共贏”的原則,開設“路建學徒班”,共同辦好“訂單班”,打造人才孵化基地。持續深化校企合作,與重慶交通大學、長沙理工大學等簽訂實習就業基地合作協議,為學校提供2000㎡實訓基地,與部分院校聯動開展“企業課堂”“名師講堂”“科普校園”等人才培養方式,為企業培養了一批技術尖兵。
廣西路建集團與高校開展合作座談
如何實現以科技賦能,匠造精品工程?廣西路建集團利用生
產、科研、創優一體化機制,與高校合作開展課題研究和技術創新,校企雙方合力攻堅,技術隊伍與企業同心同向引領科技創新,結出了豐碩的成果。“十三五”期間,廣西路建集團共獲國家發明專利7項、實用新型專利53項,省部級科學技術獎1項,省部級工法23項,省部級BIM大賽獎1項,廣西科技創新典型案例1項,創建了3個科技創新平臺,企業的自主研發能力、科技成果轉化能力顯著增強,為企業的發展注入了強勁的新動力。
在技術的加持下,廣西路建集團瀝青路面低碳環保施工科技成果達國內領先水平,瀝青路面施工特別是松鐵路項目主線瀝青路面平整度標準差達 0.366 毫米,優于行業標準,代表廣西乃至國內高速公路路面平整度的最高水平。
以決心攻難點,與各方搭臺同心同向
一直以來,廣西路建集團以逢山開路、遇水搭橋的奮斗姿態,架設了一座座橋梁,修建了一條條高速公路,在廣西區內外刻上了路建印記,“天塹變通途”的背后,有著不為人知的成功密碼。
廣西路建集團以黨建為統領,通過與地方政府、業主、監理等單位開展廉潔攻堅活動,實現區域聯合搭臺,有效整合各方資源,促使企業員工與各聯建方像石榴籽一樣緊緊抱在一起,改變施工單位以往“單兵作戰”的方式,變成攜手共建的‘團隊作戰’方式,最大限度將聯建方納入“紅色版圖”,凝聚攻堅合力,實現統籌指揮一體化,讓紅色因子涌動在施工一線,有力地助推項目順利完成每一次重大施工節點任務,多個項目提前數月甚至一年完工,創造了多個施工奇跡。
“學黨史 辦實事 當先鋒 保通車”五方聯合攻堅活動啟動儀式
黨旗所指即是鋒刃所向。廣西路建集團堅持把項目建設作為黨建工作的“主戰場”,把黨旗插在施工一線,設置黨員先鋒隊、黨員示范崗、黨員責任區、黨員聯合攻堅服務站等,依托“一隊一崗一區一站”,深化“三亮四創”活動,引導黨員亮身份、亮承諾,聯合各方力量開展任務攻堅、搶險攻堅、技術攻關等,發揮各方資源優勢,各施所長,讓黨員在工程建設中當先鋒、走前頭,讓黨組織活動和企業生產經營發展目標同向、共進,助推廣西交通發展建設。
2016年以來,廣西路建集團承建重點交通項目71個,建設總里程1896公里,以優質精品工程獲得多方贊譽,建設了人民滿意交通,有力地推動了廣西交通建設。
以信心求突破,與企業成長同責同創
廣西路建集團始終堅定發展自信,把黨建品牌創建成果與企業文化建設深入融合,積極構建路建“家文化”,強化同心同創意識,上下同欲,共謀發展。
廣西路建集團充分發揮黨委激勵人、凝聚人的核心作用,以“紅色同心結”文化品牌重塑和再造企業文化,讓員工同心同德、同向同行、同力同夢,成為公司員工共同的文化與價值追求,深化全員共識,凝聚發展合力。
廣西路建集團工地集體婚禮
多年來,相繼推行“三聯制度”“談心談話制度”,實施黨委委員聯系支部書記、支部書記聯系黨員、黨員聯系群眾,堅決打通推進工作和服務群眾“最后一公里”,推動企業治理各方力量有效連接、互聯互通、一體聯動。建立領導人員聯系基層黨組織制度,發揮黨員干部“先鋒軍”、“領路人”的示范引領作用,依托基層聯系點,構建“紅色網格”,組成“百人服務網”,直接聯系服務上百名基層黨員,并通過分子公司層層建立基層聯系點,覆蓋到全體黨員群眾,構成了“千人服務網”,黨員領導干部同基層員工結成了密不可分的魚水關系。
在黨委的帶領下,全體職工攜手砥礪奮進、不斷趕超,推動企業實現跨越式發展。2020年,廣西路建集團承攬業務量達到243.56億元,是2016年的近10倍;施工產值從2016年的38.19億元增加到2020年的132.26億元,迅速躍升為“百億強企”。
企業發展結出累累果實,正是扎根于黨建這片“沃土”。廣西路建集團主動融入廣西交通基礎設施建設和社會經濟發展大局,積極打造“紅色同心結”特色黨建品牌,通過“四心”發力驅動,把黨建優勢轉化為企業發展能力。“黨建像一根金絲帶,起到了凝心、集智、聚力的作用,串起了發展的同心結。”廣西路建集團黨委書記、董事長羅光如是說。